- 註冊時間
- 2007-9-3
- 精華
- 在線時間
- 小時
- 米币
-
- 最後登錄
- 1970-1-1
累計簽到:1488 天 連續簽到:10 天
|
0 F+ y$ P3 G6 g; D8 z/ Q }! X
; k8 Q2 p+ W. j0 g/ i% K- `( ]- `7 F# M" J) ]; Q" f" z5 n
0 I0 i$ p! u$ H
% P$ j# Q$ x" M S8 T J. E法國凡爾賽宮 : 凡爾賽宮(法文:Chateau de Versailles)是歐洲歷史上最大最豪華的王宮建築,宮殿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整體以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為主,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觀之莊重雄偉,堪稱古典主義建築理性美的傑出代表,建築內部裝潢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少數廳堂為洛可可式風格。
8 O7 s$ M: H: e% |; n/ R, j
' \. I t7 d) C# i' V6 I- _8 v2 Q凡爾賽宮由法國國王路易十三始建於十七世紀初,其後兩百年間歷經興衰,在全盛時期曾經是法國乃至歐洲的貴族活動中心、藝術中心和文化時尚的發源地,直到路易十六法國大革命爆發,隨著王朝的煙消雲散而衰落頹廢,自1833年起,經過修復的凡爾賽宮作為一座歷史博物館對遊人開放。
7 Q; ~3 L% A9 T; G5 K, ^& [/ `) ` L9 ~3 t4 G
凡爾賽宮始建於1624年,當時法王路易十三在此以1萬里弗爾的價格買下面積達117法畝的土地用於建造狩獵行宮,當時的凡爾賽行宮是一座兩層紅磚樓房,內部僅擁有26個房間,一層為家具儲藏室和兵器庫,二樓為國王辦公室、寢室、接見室、藏衣室、隨從人員臥室等房間;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決定將王室宮廷遷出因市民不斷暴動以反抗王室而混亂喧鬧的巴黎城,任命設計師勒諾特(André Le Nôtre)和著名建築師勒沃(Louis Le Vau)為其在凡爾賽狩獵行宮的基礎上建造新宮殿,並為此徵購了6.7平方公里的土地;1667年,勒諾特設計凡爾賽花園及噴泉,勒沃在狩獵行宮的西、北、南三面添建了新宮殿,原行宮的東立面被保留下來作為主要入口,並修建了大理石庭院(Marble Court);1674年,建築師孟莎(Jules Hardouin Mansart)從勒沃手中接管了凡爾賽宮工程,他增建了宮殿的南北兩翼、教堂、桔園和大小馬厩等附屬建築,並在宮前修建了三條放射狀大道,為了吸引居民到凡爾賽定居,還在凡爾賽鎮修建了大量住宅和辦公用房;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將法蘭西宮廷從巴黎遷往凡爾賽;1688年,凡爾賽宮主體部分建築工程完工;1710年,整個凡爾賽宮殿和花園的建設全部完成,為了安置其眾多的“正式情婦”,路易十四還修建了大特里亞農宮和馬爾利宮;後來法王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時期又修建了小特里亞農宮和瑞士農莊等建築。
/ t6 p9 f1 z4 @1 D4 E
- M9 G4 g: ~: G8 G
7 r+ j# Y8 u- q n+ Q: H. e8 G$ B3 ^
在凡爾賽宮全盛時期,整個宮殿總共有1300多間房,宮中居住的王子王孫、貴婦、親王貴族、主教及其侍從僕人竟達36000名之多,還駐紮有瑞士百人衛隊、蘇格蘭衛隊、宮廷警察、6000名王家衛隊、4000名步兵和4000名騎兵,不但是當時歐洲最大、最雄偉、最豪華的宮殿建築,還成為法國乃至歐洲的貴族活動中心、藝術中心和文化時尚的發源地。+ l% N5 o( u0 |" o
: M7 e1 k5 v2 c7 u) i$ b/ q8 P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法國大革命中的巴黎民眾挾至巴黎城內斬首,凡爾賽宮作為法蘭西宮廷的歷史也至此終結,在隨後的革命恐怖時期,凡爾賽宮被民眾多次洗掠,宮中陳設地家具、壁畫、掛毯、吊燈和陳設物品被洗劫一空,宮殿門窗也被砸毀拆除;1793年,凡爾賽宮內殘存的藝術品和家具均轉運往巴黎城內的盧浮宮,從此淪為廢墟;1833年,奧爾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國王下令修復凡爾賽宮,將其改為歷史博物館。8 ] C- ?! M/ w! X, v+ k: S+ c
4 b& }* f" S7 T; B3 l6 |( g
' `. z2 X7 A+ A1 |" X- z( c' b% g& z; F. f4 T$ t
凡爾賽宮的主要景觀集中於主樓二層和花園中。
: W3 q2 I. C( U8 w% |) [8 H6 R
9 j* ~! {% O! F ^+ X大理石庭院:凡爾賽宮的正面入口,是三面圍合的小廣場。中央的建築原為路易十三的狩獵行宮,路易十四時加以改造,保留原來的紅磚牆面,並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鍍金裝飾。庭院地面用紅色大理石裝飾。庭院正面一層為瑪麗·安托瓦內特的私室和沙龍,二層為國王寢室。6 J+ Y1 g* }7 y" ]
海格立斯廳(Salon d'Hercule):位於主樓二層東北角與北翼的連接處,連接中路宮殿和北翼與王家教堂。路易十四時代,這裡是王家小教堂,後改為國王接見廳。7 S6 n2 @; V: Y @' S+ Z
; D2 W$ b, q) ?& e5 d2 V8 f
豐收廳(Salon de l'Abondance):在海格立斯廳之西,北面為花園的拉冬娜噴泉。前臨樓梯,豐收廳為入宮覲見國王的禮儀路線主要入口。廳內存放有歷代國王的獎章及珍寶收藏。. a8 U1 k6 z+ v" r
4 H9 r- G+ N1 ~4 ?! |, m
維納斯廳:又名金星廳。在豐收廳之西。路易十四時代,廳內有檯球桌和一整套純銀鑄造、精工鏤刻的傢具。這些傢具後來被熔化鑄造銀幣,以彌補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開支。
3 B4 N. B3 K/ ^
! d& g/ |2 b0 Y3 U, o& S黛安娜廳:又稱月神廳,位於主樓二樓北側,維納斯廳之西,牆壁用各種精美瓷器裝飾。
, I/ U+ O& K8 @5 X- }+ `
! `: l" j, q7 D8 u3 r9 i4 l) O8 I瑪爾斯廳:又名戰神廳或火星廳,在黛安娜廳之西。天花板上有奧德朗的油畫《戰神駕駛狼馭戰車》。大廳內壁爐兩端有大理石平台,曾經布置檯球桌。波旁王朝時期的國王經常在此召開宮廷音樂演奏會或賭博牌會。/ h1 c4 P( S- k( M5 s
1 X" _0 s3 J" C- v2 q% p
墨丘利廳:又名水星廳或御床廳,在瑪爾斯廳之西。廳內有一張大床,圍以銀質欄杆,還有一座純銀大壁櫥。牆壁上圍有金色和銀色錦緞。路易十四的幼子安茹公爵(後來成為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曾在此居住。
9 f7 |5 Z- z# G n" |' M- A7 ~
. c4 M) O3 u0 r& o( d阿波羅廳:又名太陽神廳,是法國國王的御座廳。布置極為奢華綺麗,天花板上有鍍金雕花淺浮雕,牆壁為深紅色金銀絲鑲邊天鵝絨,中央為純銀鑄造的御座,高2.6米,位於鋪有深紅色波斯地毯的高台之上。由於路易十四自詡為「太陽王」,因此凡爾賽宮內主要的大廳均以環繞太陽的行星命名。與二樓各大廳的位置相對應,一樓北側為法國公主居住的套房。+ N& R4 O6 L( G) ^1 a% [
( H$ ? D$ R1 F7 s
戰爭廳(Salon de la Guerre):在主樓的西北角、阿波羅廳之西,北、西兩面面向花園,南面通往鏡廳。廳內的裝飾由孟莎和勒布倫完成,主要為反映路易十四征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蘭等功績的油畫。鍍金壁爐之上為路易十四的騎馬浮雕像。- v% n$ [% V8 x; e- N' H
( O1 A1 ^' I. Z h6 Z" w7 g( g
鏡廳(Galerie des glaces):又稱鏡廊,在戰爭廳之南,西臨花園。凡爾賽宮最著名的大廳,由敞廊改建而成。長76米,高13米,寬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園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00多塊鏡子組成的巨大鏡面。廳內地板為細木雕花,牆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貼面裝飾,柱子為綠色大理石。柱頭、柱腳和護壁均為黃銅鍍金,裝飾圖案的主題是展開雙翼的太陽,表示對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為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亞水晶吊燈,以及歌頌太陽王功德的油畫。大廳東面中央是通往國王寢宮的四扇大門。路易十四時代,鏡廊中的傢具以及花木盆景裝飾也都是純銀打造,經常在這裡舉行盛大的化妝舞會。
; r( H) o* q8 S/ U2 R2 X8 U4 w% y- O8 A3 q/ c2 q
和平廳(Salon de la Paix):在主樓的西南角、鏡廳之南,為一方廳,裝飾風格與鏡廳相似,但壁爐上的油畫主題為「路易十五創造和平」。廳內裝飾以羅馬帝王像、獅子、法國和納瓦拉王國國徽為主題。
8 [9 O+ u" }$ y* t( I/ Z! B. d2 @1 M3 B
國王套房:位於主樓東面,路易十三的舊狩獵行宮之內。中央為國王臥室,內有金紅織錦大床和繡花天篷,圍以鍍金護欄,天花板上是名為《法蘭西守護國王安睡》的巨大浮雕。這裡是凡爾賽宮的政治活動中心,在這裡舉行起床禮、早朝覲、晚朝覲和問安儀式。寢宮北邊為小會議室,南邊為牛眼廳,得名自通往國王寢室的大門上方牛眼形狀的天窗,是親王貴族和大臣候見的場所。牛眼廳之東為大候見室和衛兵室。 y3 D, {, w* r4 j1 {; [
* n, m" a6 E8 }) M; t5 Y' }4 l
王后套房:位於主樓南側,包括王后臥室、王后私室、王后候見廳、宮婦退居室、王后衛兵室等七間房間。王后套房的樓下為王太子套房(Apartment du Dauphin)。' z5 \5 D) Q+ a
( A0 D3 m3 j& [" F6 H/ w( P
劇場:由路易十五下令修建,位於北翼。設計師為加布里埃爾(Ange Jacques Gabriel)。劇場深26米,寬22米,可以容納750名觀眾,為其照明需要3000多根蠟燭。1789年10月2日劇院最後一次舉行演出,招待路易十六招來保護王宮的佛蘭德斯衛隊。1871年巴黎公社期間,凡爾賽政府的國民會議曾設於此。
, U+ @, ]7 U- d8 p/ C
1 J2 @# x# q6 {7 n( O教堂:在北翼樓群的南端,1700年修建,路易十四稱這座教堂是奉獻給聖路易的。路易十四修建凡爾賽宮是為了在氣勢上勝過西班牙的埃斯庫里亞爾宮(修道院、宮殿綜合建築群),但沒有把教堂布置在主要軸線上,反映出在路易十四時期的法蘭西,王權已經高於神權。路易十五、王儲路易(路易十五的王太子)、路易十六、普羅旺斯伯爵(路易十八)和阿圖瓦伯爵(查理十世)都曾在這個教堂里舉行婚禮。
, Z: u$ K* E c) f# B, |
0 ~# i: x) F, \+ D/ c戰爭畫廊:在南翼建築群中。曾為王子和親王的住處。展出眾多戰爭主題的繪畫作品,如《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普瓦蒂埃大捷》、《里沃利戰役》、《亨利四世進入巴黎》等。% @$ v, s/ ], x8 h: {
( w( Y& t9 {# e% m& @( ]2 \; K
花園:現存面積為100公頃,以海神噴泉為中心,主樓北部有拉冬娜噴泉,主樓南部有桔園和溫室。花園內有1400個噴泉,以及一條長1.6公里的十字形人工大運河。路易十四時期曾在運河上安排帆船進行海戰表演,或布置貢多拉和船夫,模仿威尼斯運河風光。花園內還有森林、花徑、溫室、柱廊、神廟、村莊、動物園和眾多散布的大理石雕像。
4 x+ ]; u: b' [9 y. s/ L6 a! A& _' P5 _' f6 p1 W$ l* e) P
大特里亞農宮:1687年由路易十四為其情婦曼特儂夫人建造,只有一層,室內裝潢相比之下比較樸素。路易十四時期,國王有時厭倦豪華的凡爾賽宮,也會到這裡居住。1805年至1815年,拿破崙經常居住於此。5 S4 g# l+ F. } S: I) f
% r4 I$ u' H8 G! a
小特里亞農宮:路易十五為其情婦建造。為典型的古典主義風格建築,主要房間有大沙龍、小沙龍、畫室、臥室、化妝室等。附近有路易十六為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修建的瑞士農莊,有茅屋、磨坊、羊圈,王后常化妝為鄉間牧羊女在此遊玩。 |
|